产品中心PRODUCT CENTER

在发展中求生存,不断完善,以良好信誉和科学的管理促进企业迅速发展
资讯中心 产品中心

首页-产品中心-苏州金属淬透性末端淬火洛氏硬度计测试标准

苏州金属淬透性末端淬火洛氏硬度计测试标准

更新时间:2025-10-17      点击次数:6

洛氏硬度计适用于对成批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工件进行逐件检测。洛氏硬度计可测试淬火、表面淬火钢,调质、退火钢,冷硬铸件,可锻铸件,硬质合金钢,铝合金,轴承钢,硬化薄钢板的硬度。布氏硬度计则适用于硬度较高的工件的硬度测试,还可用于铸件、锻件、供货状态的钢材、有色金属及经过调质热处理的半成品钢铁工件。布氏硬度计多用于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检测,由于压痕较大,一般不用于成品检测。它的试验数据稳定,精度高于洛氏,其缺点压痕较大,成品检验困难,试验过程比洛氏试验复杂,测量操作和压痕测量都较费时。洛氏硬度计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直接对硬度值进行修正,不必再打开盖子进行调节。苏州金属淬透性末端淬火洛氏硬度计测试标准

苏州金属淬透性末端淬火洛氏硬度计测试标准,洛氏硬度計

洛氏硬度计(Rockwellhardnesstester)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硬度测试仪器,用于测量金属材料的硬度。它是由美国工程师H.F.洛氏于1922年发明的,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硬度测试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材料研究领域。洛氏硬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材料在受力下的弹性变形来测量其硬度。测试时,先用一个小的预载荷将钢球或钻石锥压入材料表面,然后再施加一个大的负载,测量材料表面的深度差。根据深度差和负载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硬度值。 盐城日本进口洛氏硬度计表面硬度洛氏硬度计操作时加荷应平整,保持一定加荷时间。

苏州金属淬透性末端淬火洛氏硬度计测试标准,洛氏硬度計

洛氏硬度计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分析:1.加主负荷时,指针转动缓慢。主要原因有下面几种:缓冲器的油针调节过小,缓冲器油太脏或粘度大,百分表测量杆有较大的摩擦,主轴系统有阻力。分析出原因后,针对进行,油针调节,更换合适机油,消除摩擦,清洗主轴系统。2.加主负荷时,指针时走时停,快慢不均匀。洛氏硬度计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洛氏硬度计缓冲器油缸有空气。二是硬度计不水平致使机身与砝码发生碰撞或接触。解决时,一要排除油缸中的空气。二要调整硬度计致水平。

洛氏硬度计是一种常用的硬度测试仪器,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塑料、橡胶等各种材料的硬度测试中。它以洛氏硬度作为硬度的度量指标,通过对材料表面的压痕进行测量,来评估材料的硬度。洛氏硬度计的原理是利用一个钢球或钻石锥头在一定负荷下对材料表面进行压痕,然后测量压痕的直径来计算硬度值。洛氏硬度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负荷装置、压头、测量装置和显微镜等。负荷装置是洛氏硬度计的中心部件,它通过一个螺旋装置来施加一定的负荷。负荷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螺旋装置来控制,通常以kgf为单位。 洛氏硬度计是不应该受到冲击和振动的,以免对操作造成影响。

苏州金属淬透性末端淬火洛氏硬度计测试标准,洛氏硬度計

洛氏硬度计特点:1.与台式机相同的试验原理和精度,符合标准GB/T230、ISO6508和ASTM E110,经中国计量院检测,误差不大于1.5HR。2.测试快速,简便,无损。3.如千分尺一样的鼓轮读数机构,读数方便,重复性好,精度高。4.洛氏硬度计配有带灯放大镜,保证在车间较暗处使用时读数方便。5.可测试平面工件及曲率从Φ50mm到无穷大的曲面工件。6.用于现场精确测试钢板、钢管、轴类、模具、大锻件及各种大中型热处理零 件、表面淬火及组装设备上的零件,特别适于测试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7.用于生产检验和验收检验,可代替精度不高的里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工程陶瓷是一种高硬度材料,用布氏硬度测定方法显然是不适宜的。高速钢硬度洛氏硬度计哪家好

洛氏硬度计工作平台应稳固地安装在丝杠上,不应有晃动。苏州金属淬透性末端淬火洛氏硬度计测试标准

洛氏硬度计使用的注意点:1.在施加初检测力时,指针或指示线不得超过硬度计规定范围,否则应卸除检测力,并在试样上的另一位置检测。初试验力保持时间不应超过3s。2.在将调整示值指示器至零点后,应该在1到8秒内施加全部的主检测力。这里大家要注意的是,是全部的。3.对于低硬度材料,在经过协商后,试验力保持时间可以延长,一般是允许差2秒左右的。4.在每个试样上的检测点数应不少于四点,而对于大批量式样的检测,点数可以适当的减少。5.两相邻压痕中心间距离至少尖为压痕直径的4倍,但不得小于2mm。任一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距离至少应为压痕直径的2.5倍,但不得小于1mm。6.洛氏硬度计掌握准确的总试验力的保持时间,然后卸除主试验力,保持初试验力,经过短时间的稳定后,可以进行读数了。苏州金属淬透性末端淬火洛氏硬度计测试标准

关注我们
微信账号

扫一扫
手机浏览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贵港市卓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移动端